又一次知道了“毕节”这个城市

2012年11月23日 作者: 张有杰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也许是对中国地理知识缺少认识,也许是对“毕节”这个城市的陌生。记得第一次听说“毕节”这个城市的名字,好像是2011年中央电视台的一档中华慈善奖的颁奖节目。在“毕节”这个城市,一位叫阿里木的新疆烤羊肉串大叔,在8年的时间里,他用卖30万串羊肉串挣的10万元,资助了160多名贵州的贫困学生。因为他认为,教育能改变人的命运。

由于习惯,每天晚上总会收听“中国之声”才能入睡,当听到一则关于毕节市5名留守儿童在垃圾箱窒息死亡的消息,我震惊了。在我第二次听到毕节这个城市名字的时候,居然是这样让人悲痛的事情。我也是刚刚做了父亲的人,我深深的知道,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也是家庭的希望所在。陶家同时失去5个孩子,其悲痛心情可想而知。这时候,我们实在不忍心再去责备他们为何未尽监护之责。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外出务工或忙于农事,他们整日奔波劳碌,何尝不是为了这个家庭。只不过,父母常年在外,与子女缺少交流,势必影响子女健康成长。5个孩子中有4个处于辍学状态,且经常外出不归,足以说明问题所在。

近年来已多次披露关于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关爱、留守儿童失足落水,教育问题突出,极易遭受意外伤害等问题却迟迟没引起社会相关部门的重视。这场悲剧的发生,对留守儿童问题再度敲响了警钟。中国农村几千万的留守儿童,该如何从各方面关心照顾这一群体,实在不容漠视,更不容消极对待。否则,说句并非危言耸听的话,陶家孩子的命运很可能成为其他留守儿童的明天。

陶家的孩子为何会在如此寒冷的冬天仍无家可归呢?这与家庭、学校、执法机关、救助机构等保护机制的节节失守直接相关。在脱离家庭和学校以后,陶家孩子在外开始流浪生活,这等于进入了社会救助的领域。他们在外流浪的三个星期,也对当地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了考验。而事实表明,无论在哪个环节,当地相关部门都未能切实履行职责,及时对孩子们伸出爱的双手。

面对这场不该发生的悲剧,处罚相关责任人或许只是,也只能是对这个事件的唯一答复。从长远来讲,该如何加快完善儿童权利保护机制,让广大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得到及时保护与救助,才是问题的重点与难点。着眼于当前,各地相关部门应当立刻行动起来,加大力度摸底排查,留意街上是否出现流浪少年儿童,一旦发现流浪儿童,应及时展开救助,并采取各项措施坚决保障未成年人应有权利。

保护未成年人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陶家孩子的悲剧,不能再发生了,凡是伤害孩子们的事情再不能发生了,孩子有未来,国家才有希望。一个社会的未成年人保护状况,既取决于这个社会的人权进步程度,也将影响这个国家今后的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全社会都来关心孩子,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成长等事情放在头等位置,才能为这个社会赢得未来。当我们为陶家孩子的命运痛心不已之际,别忘了在寒冷的街头,可能还有更多的“陶家孩子”。

Loading

一般信息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