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透露,到2020年底,贵州将实现正常生产煤矿采煤机械化、辅助系统智能化率两个100%,改造后,今年全省煤矿平均单井生产能力提升至55万吨/年。
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相当于中国南方12个省的总和,煤炭工业是该省重要支柱产业。因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贵州煤炭行业一度面临技术水平低、生产效率低、安全水平低等难题,针对这一问题,贵州自2017年起全面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每年投入10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持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
贵州省能源局一级巡视员李奕樯说,煤矿“两化”改造升级提高了煤炭生产供应能力。一方面,“两化”改造提高煤矿单井、单面生产能力,2016年全省煤矿平均单井生产能力只有30万吨/年,到2020年全省煤矿平均单井生产能力提升至55万吨/年。新田、发耳等多个煤矿单个采煤工作面的月产量达到10万吨以上。另一方面,“两化”全面提升全省矿井的产能利用率,全省煤炭产能利用率提至87.5%,比2016年提高23.5个百分点,生产效率比2016年提高47%。
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下,贵州省在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淘汰落后产能7000万吨的同时,煤炭生产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调度原煤产量从2016年的8930万吨提高到今年12000万吨,电煤供应量从2016年3539万吨提高到今年的7000万吨,截至今年11月底电厂电煤存煤量1100多万吨,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彻底改变冬季电煤供应紧张状况。
煤矿“两化”改造升级还提升了煤矿生产安全水平。通过煤矿“两化”改造,煤矿生产实现从“密集作业”到“少人作业”的转变,减少井下危险岗位人员近万人,形成了“无人作业、有人巡检、远程集控”的煤炭开采新模式。
煤矿“两化”提高单个采煤工作面的生产能力,大大减少井下采掘工作面数量,煤矿井下生产系统布置更加优化,为强化瓦斯等重大灾害超前治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煤矿“两化”改造全面促进煤矿采煤工艺和装备的提升和更新升级,炮采工艺全面退出,各类机械化智能化装备和智能化监控设备在井下广泛应用,进一步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今年以来,全省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4起、死亡5人,同比分别下降81%和88%,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十四五”期间,贵州省将以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把智能化作为煤炭行业转型的重要驱动、深化行业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动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紧盯煤矿采掘智能化、智能煤矿建设,到2025年,基本形成煤矿智能化技术体系、生产煤矿综采综掘工作面基本实现智能化、大型煤矿基本建成智能煤矿,井下重点岗位实现机器人作业。
与此同时,贵州省将通过示范启动阶段(2020年),开展智能煤矿示范建设;重点推进阶段(2021-2022年),大力推进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智能煤矿建设,推广应用煤矿机器人;全面实施阶段(2023-2025年),全面推进智能化综采综掘工作面建设、全面推广煤矿机器人应用、全面推进智能煤矿建设,并继续坚持现有的组织保障、资金保障,重点完善政策保障、创新要素保障,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贵州乃至南方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力争到2025年底,建成50处智能煤矿,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防突钻孔机器人普遍应用,全省矿山救护中心装备救援机器人10台套以上,为贵州乃至南方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